周易基础知识问答(3)
于介川
《易传》是由哪些内容构成的?
作者答:《易传》是古人阐释注解《易经》卦名、卦辞、爻辞等内容的权威性著作。《易传》与《易经》合在一起,就是目前我们通称的《周易》,所以有人也称《易传》为《周易大传》。
《易传》的构成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以上共计七种十篇,所以古人有时又把《易传》称为“十翼”。
《易传》注解《易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答:《易传》中的各篇文章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注解、诠释经文的,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下面就让我们向大家作简要的介绍。
《彖》:分为上下两篇,共计六十四条,每卦一条。它主要解释每一卦的卦名和卦辞,以裁断该卦的中心思想。它在解释卦辞时,一般是以卦画,卦象为依据。
《象》:分为上下两篇,共计四百五十条,其中解释卦名、卦义的计六十四条,也称为“大象”;解释三百八十四条爻辞和乾卦“用九”、坤卦“用六”两条的计三百八十六条,也称为《小象》。
《系辞》: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一般分为十三章,下篇一般分为十二章。它是《易传》中理论色彩最浓厚的部分,前人说它是《易经》的“通论”。《系辞》的内容比较丰富,它探讨了《易经》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易经》的意蕴和作用;它剖析了《易经》的数理依据和数理推衍原理,介绍了演算求卦的方法;它选译了部分卦辞和爻辞。
《文言》:是专门用来阐释《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的。《文言•乾》先从人事和阳气变化两个方面分论六爻。《文言•坤》先论述卦义,后解释爻辞。据有些易学家的研究推断,当初《文言》并非只此两篇,而应该是六十四篇,即每卦一篇。后人转抄时考虑到首幅冗长或其它原因,只留下两篇为代表,其余都删减掉了。
《说卦》:共分十一章,主要解释八经卦的意义和相生关系,以及八卦所象征的各种事物。它是古人在分析卦象的过程中归纳出的原则,也是后人分析卦象的主要依据。
《序卦》:它应用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哲学观来讲解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杂卦》:解说了六十四卦卦名的含义和特点。在解说的过程中,它没有按照六十四卦在《易经》中的卦序去进行,而是把有关的卦放在一起,错综交杂地予以解说。这大概就是其被称为《杂卦》的原因。
《易传》是不是我们理解《易经》的唯一依据?
作者答:自《易经》问世以后,对其进行注解的所谓“传文”,当初远远不止一种。通过比较和鉴别,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目前的样子,其后又与《易经》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了通行本《周易》。《易传》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易经》的意蕴,较好地反映了《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对《易经》的发扬光大、世代流传起了极大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古人曾经将《易传》喻为“十翼”,实在是太恰当、太高明了。可以说,《易传》目前仍然是我们理解《易经》的主要依据。所以我们一直坚持认为,研究《周易》必须以经传原著为主。
另外,由于《易经》本身博大精深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尚不能把《易传》作为解注《易经》的唯一依据。在学习《周易》的过程中,对于各种有代表性的易学论著,大家要尽可能地去阅读并理解它们。更重要的是,要开动自己的头脑机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去汲取《易经》中的营养成份,以期不断提高自己的易学研究水平。
什么是“揲蓍”法?
作者答:“揲蓍法”是《周易》中介绍的占筮方法。“揲”读作shé,是手持而分数的意思;“蓍”读作shì,是指一种多年生的直立草本植物,它的茎干经过一定的加工,可以用作占筮起卦的工具。“揲蓍法”也称为“春秋筮法”或“古典筮法”。
在《易传》的《系辞•上》当中,对揲蓍法起卦有一段文字记载,我们将介绍给大家。同时,我们将用山东周易研究会会长张晓雨先生的专门著述来对这段文字进行解说。至于如何进行解占断卦的问题,就有待于大家通过参考其它有关书籍去解决了。
在《系辞•上》当中,对揲蓍法起卦的记载是这样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衍,即演,有演算之意)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下面将张晓雨先生的解说摘录如下:
取五十根蓍草,待用。去掉一根,只用四十九根。
将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为两组,分别拿在两手之中,注意其中的一组至少不得少于两根。现在,左手的一组象征“天”,右手的一组象征“地”。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两者,天地也。
从右手组中取一根,挂在左手无名指与小指间,象征“人”,至此,“天、地、人”三才俱全,所谓“挂一,以象三”也。
将右手中的蓍草暂时放下,用右手去数左手中的蓍草,以四根为一组,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数完以后,必须留有余数,即留有四根或少于四根。将所余的夹在左手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用同样的方法去数右手中蓍草,将余下的四根或少于四根的蓍草夹在左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用此余数象征闰月,即所谓“归奇于扐,以象闰”。两次闰月相距约三十二个月,古人云:五年而二闰。所以“五岁再闰,故在扐而后挂”。
再将左手上小指与无名指所挂的一根,与左、右组余下的蓍草合在一起,此时不是九根就是五根。把这九根或五根蓍草放在一边,不再参加演算,这就完成了第一变。
将第一变以后余下的四十根或四十四根蓍草,按照上述程序继续演算操作,最后余数不是八根就是四根,把它们放在一边,不再参加演算,这就完成了第二变。
将第二变剩下的四十根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蓍草,按照原来的程序继续演算操作,最后余数不是八根就是四根,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这就完成了第三变。
经过三变以后,剩下的蓍草可能出现四种情况: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或二十八根、或二十四根。将剩下的蓍草数除以四,其商即代表一个卦爻(作者注:最初可能不用除法,而是继续四根一组地数下去,看几次可以数完,并用这个代表次数的数字来确定卦爻)。
最后的得数必定是九、八、七、六四个数字中的一个。如果是九,此为老阳之数,可以用“
按照以上三变的程序,经过六次“三变”演算操作,就可以得出一个卦的六个卦爻。所谓“十有八变而成卦”,就是这个意思。
据揲蓍法规定:老阳或老阴之爻为变爻,少阳或少阴之爻为不变爻。这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老变少不变之说,也称:六九变,七八不变。
老阳为变爻,先将此爻作为阳爻与其它五爻组成一卦,然后将老阳变为阴爻,与其它五爻重新组合为另一卦。
老阴为变爻,先将此爻作为阴爻与其它五爻组成一卦,然后将老阴变为阳爻,与其它五爻重新组合为另一卦。
变卦是由变爻所决定的,有变爻必然引至变卦。卦爻有老阴或老阳的,其组成的第一卦为本卦,也称主卦;变化之后组成的第二卦为变卦,也叫之卦。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同时希望大家对于筮数有所了解。
下面,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与上述内容有关的三个问题:
一、既然“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那么在“揲蓍法”中,为什么只用五十根蓍草参加演草操作呢?
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使人信服的解说,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原文句中有误,应该是“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在转抄时脱去了“有五”二字。
2、八纯卦每卦有六爻,共计四十八爻,加上乾坤两卦各有一用爻,合起来为五十。
3、古人有“五为生数之极,十为成数之极”的说法,天地生成之数止于五十。
大家在其它的易学著作中还可能看到其它说法,将其作为参考就是了,不必拘泥其中,更不要强为之附会。
二、既然是用五十根蓍草进行演算,那么为什么又要先拿出一根放置不用,成为“其用四十有九”呢?这也是一个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以至于朱熹发出:“盖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损益也”的感叹之声。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众多说法。其中有可取之处的说法是,一象征了太极,表示了宇宙间元气混而为一,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所以演算时先将一根蓍草放置不用,而只用四十九根进行演算操作。
三、请读者注意,在我们所引的《系辞·上》当中的这段话里,有的书上把“天一地二……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一节,放置在“大衍之数五十……故再扐而后挂”之后。究其原因,是在于所依据的《周易》版本不同。从保持上下文义合理相通的意义上来看,“天一地二”一节放在“大衍之数五十”一节之前比较妥当。
( 作者系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